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正文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总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必背简答题

2023-07-15 02:09:48 互联网 未知 幼儿园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总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必背简答题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共有两道简答题,每道题15分,总共30分。

以下是2017年—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1年上半年

11.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12.体育活动中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当?

参考答案

11.教师应当这样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

(1)正确认识儿童的气质特点

①要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

②要接受儿童的气质特点;

③不要轻易对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

(2)教师应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开展良好匹配的教育

教师在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时,要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区别对待。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要发扬其气质中的优点,防止不良品质的形成。具体的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教育措施如下:

①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儿童: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②多血质气质类型的儿童: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③粘液质气质类型的儿童: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④抑郁质气质类型的儿童: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12.体育活动中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当: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体育活动的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的综合情况。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一般要求低强度、高密度,时间不要太长。判断学前儿童体育活动量是否适当,还可以通过在活动中和活动后观察儿童的面色、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食欲及情绪等情况的方法,如果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活动后睡眠良好、食欲增加,没有出现面色苍白、出大量的汗、恶心呕吐等现象,一般认为体育活动的活动量是适当的。

2020年下半年

11.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12.简述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

参考答案

11.(1)为幼儿提供受教育机会;

(2)提高教育质量;

(3)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4)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补充,满足早期教育需求;

(5)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6)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12.(1)相同点:根本特点是相同的,都是目的性、攻击性。

(2)不同点:①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②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③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2019年下半年

11.简述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

12.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1.(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

③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④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2)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③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12.(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①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

②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这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

③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

(2)从情境言语逐渐过渡到连贯言语:

①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

②随年龄增大,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3)讲述逻辑性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讲述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专门培养。

(4)逐渐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在专门的教育下,幼儿的表述逐渐完整、连贯、清晰而有逻辑,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019年上半年

11.列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

12.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

参考答案

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化。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如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依据节日顺序展开,或者依据时令、季节变化规律来组织等。

(2)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认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狭小的教室,应让幼儿回归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如主题活动“春天”,教师可利用春天的树木、景色变化等自然资源组织活动;幼儿园中组织“安全防火活动”,可利用幼儿家长的职业进行课程组织。

(3)幼儿园课程教学实施的生活化。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提倡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加强教育同生活的联系,学前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经验加以整合。如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玩具、人际关系、操作探索中获得各种经验。为了了解秋天的变化,教师组织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带领幼儿到户外摘果实、捡树叶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索心理,真正了解秋天的特点。

12.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观察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和游戏中的注意类型、注意维持的时间、和注意发生时的行为表现。

(1)注意类型: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且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受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变化及对比关系等。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主体对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时,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有意注意。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幼儿注意的杂乱性减少,变得更专一,更能获取信息。

(2)注意维持的时间: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如果教师组织得当,5~6岁幼儿可以集中注意20分钟。

(3)注意发生时的行为表现:①适应性运动。幼儿在注意某一对象时,通常会形成有利于指向和集中的动作和状态。如,注意听时的“侧耳倾听”,注意看时的“目不转睛”,注意想时的“全神贯注”。②无关运动停止。当注意发生时,幼儿会终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例如,当幼儿注意听讲时,会停止小动作或不再交头接耳,表现得非常专注和安静。③生理运动变化。注意发生时,幼儿的呼吸会变得轻微和缓慢,而且呼吸时间也发生变化,通常是呼得更长、吸得短促。

(4)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观察幼儿在进行各种环节的活动时是否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利进行。

2018年下半年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依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如下: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的、有情感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

12.幼儿园美育的意义如下:

(1)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2)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

(3)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

(4)有助于手、眼、脑的协调。

2018年上半年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参考答案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

(1)反思法。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使用反思法,请孩子们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2)自我说服法。当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当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

(3)想象法。通过想象自己是某个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可以想象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

12.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2017年下半年

1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参考答案

11.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1)营造温暖、放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保护幼儿自尊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教师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尊重幼儿、让幼儿主动发展。

尊重幼儿的人格、需要、兴趣。教师遇事要和幼儿商量,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允许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4)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充分利用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

(5)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示范。

2017年上半年

1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参考答案

11.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1)营造温暖、放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保护幼儿自尊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教师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尊重幼儿、让幼儿主动发展。

尊重幼儿的人格、需要、兴趣。教师遇事要和幼儿商量,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允许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4)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充分利用幼儿集体的教育力量。

(5)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身示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