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正文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绘画课程目标是什么样的

2023-07-19 05:38:57 互联网 未知 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绘画课程目标是什么样的

幼儿园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对于毕业生在师德规范、教育情怀、保教知识、保教能力、班级管理、综合育人、学会反思、交流合作八个方面的毕业要求都高度支持。该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幼儿园课程理念和实践之间转换过程的学科,旨在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课程的能力。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所介绍的内容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不可缺少的知识。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实施全过程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养成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同时联系幼儿园课程实践,从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入手,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能力,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前教育专业认定标准、国家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设计了本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1.信念与情怀

培养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教育情怀、依法执教的学前教师。认同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权利,未来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做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明确幼儿园课程学习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规律方法、当代具代表性的课程方案以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获得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养成科学课程观,掌握幼儿园课程组织与设计的能力,为入职后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实践与反思

 创造条件,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分析、主题分析、主题设计、经典课程方案分析等研究性学习项目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合作学习和研究实践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学会反思,具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参与、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热爱祖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规范,熟悉党和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课程目标1

2.教育情怀

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自觉性和事业心,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权利,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富有爱心、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能够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课程目标1

 

3.保教知识

具有扎实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素养;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掌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教学的知识、基本方法与策略。

 

课程目标2

4.保教能力

具有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保教能力;具有整合运用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知识,科学规划并有质量地组织实施一日生活活动的能力;具有创设和利用环境,科学设计和组织游戏、教育教学等活动的能力;具有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2

5.班级管理

有较强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能力。能依据幼儿园的实际建立班级的秩序与规则;能合理规划利用时间与空间,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创设;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家园合作关系,营造尊重、平等、积极、轻松的班级氛围。

课程目标2

6.综合育人

能尊重幼儿身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理解园所文化和一日生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环境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特点,具有整合利用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等多方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2

7.学会反思

能结合就业愿景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研究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能较熟练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与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探究与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目标3

8.交流合作

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参与、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3

 

四、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1、2、3

3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7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1、2、3

3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课程目标1、2、3

6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1、2、3

3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课程目标1、2、3

4

第七章:西方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3

6

第八章:中国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与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3

4

学时合计

36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原标题: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目标是对儿童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既对教育行为起导向作用,又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因此,目标的表述要准确、清晰。

(一)目标表述的角度

课程目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

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常用“培养……”“教育……”“引导……”“要求……”等方式表述。

例如,教会幼儿穿袜子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从儿童的角度表述,指明儿童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发展

常用“感受……”“理解……”“喜欢……”“参与……”“能够……”等方式表述。例如,能用听觉辨别不同的物体;喜欢参加小制作活动,感受成功的欢乐;知道简单的安全和保健常识,并能够运用……

对于这两种表述方式,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后者。因为它可以让教师将教育活动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到儿童的“学”、儿童的发展上,而克服以往教师较多注意自己“教”的行为。

(二)目标表述的性质

目标按其性质可分为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1.行为目标

它是一种用可观察到的或可测量的儿童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具体、明确,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例如,发展动手能力→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会用剪刀剪纸条;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节奏感→能跟着节拍做操。(目标的表述逐渐具体,操作性逐步增强)

行为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1)核心行为∶期待孩子能够做到的某种行为,往往要用一个操作性动词表示。如“说出”“比较”“指认”“区分”等。例如“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

(2)行为产生的条件∶核心行为发生的条件或背景。例如“能够在团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3)行为表现的标准∶指核心行为表现可接受的程度。

例如“能够在团体面前声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为目标以其具体、明确、易操作、评价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得十分普遍。但是行为目标易使教师把视线仅仅放到儿童具体的、外显的行为上,而忽略内在品质的培养;还易单纯追求教学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在幼儿教育课程中,知识技能的传授、行为习惯的训练可以使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但是情感态度类的目标则难以使用这种方式了。

2.表现性目标

它与行为目标相对,表现性目标描述的是幼儿身心的一般变化,而非某种特定行为。例如,“能避开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参加……活动,有求知欲,情绪愉快”。由于表现性目标描述的是儿童身心的一般变化,所以它比较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比较适合难以用具体行为来表述的那些情感态度类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善于吸取两种方式中的优点,根据目标的层级、内容来合理编制。

3.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所以,有时又被称为过程目标、展开性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