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正文

2023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真题

2023-08-04 22:05:16 互联网 未知 幼儿园

2023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真题

2023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根据保教工作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衡山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

【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

(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3.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备考APP“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专业于幼儿学段考试学习软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三观简介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原标题: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三观简介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1、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育观

教育观是社会中人们对教育所持的观点看法。我国教育方针规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师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关于“教师观”的说明: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以下是有关教师观的知识归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

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1.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学习

②专业知识学习

③教育理论学习

④信息技术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

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

②参加校本学习

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

④借助媒体学习

4.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三、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

(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

(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

(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

(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①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

②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

③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

④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

五、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

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角色相似)

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

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

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

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学生观

学生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说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每个人的学习生涯是漫长的,而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当老师懂得“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相信这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定是优秀而善良的。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置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二、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