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教>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幼师为什么要学历史呢

2023-07-19 08:43:03 互联网 未知 幼教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幼师为什么要学历史呢

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数与形这两个侧面,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剔除了物质的其它具体特性,仅仅从数与形的角度来研究整个世界的。数学的作用和地位,现在看来,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条:

1.数学是一类常青的知识

作为小学、中学到大学必修的重要课程,数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知识,这一点不会有人疑问。人类的许多发现就像过眼烟云,很多学科是从推翻前人的结论而建立新的理论的;然而,古往今来数学的发展,不是后人摧毁前人的成果,而是每一代的数学家都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层新的建筑。因而,数学的结论往往具有永恒的意义。

欧几里得是二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数学家,然而,以他命名的欧几里得几何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勾股定理,不仅没有被人认为老掉了牙而不屑一顾,相反还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定理,一直被高度颂扬、反复应用,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数学是一种科学的语言

伽利略曾说过:“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除非你首先学懂了它的语言,……,否则这本书是无法读懂的。”数学这种科学的语言,是十分精确的,这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

同时,这种语言又是世界通用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指数对数,微分积分,常数等等,这些数学语言和符号一开始虽然可能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早已统一为一个固定的样式,世界各地通用,对我们的掌握和使用是十分方便的。

3.数学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中随时随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在现代,数学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武器,在很多重要的领域中更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我们国家在两弹一星研制中的出色成就,凝聚了不少优秀数学家的心血,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4.数学是一个共同的基础

现在,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而且在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中,为了准确和定量地考虑问题,得到有充分根据的规律性认识,数学都成了必备的重要基础。

离开了数学的支撑,有关的科学已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很多学科(特别是很多自然科学学科)近年来甚至已经出现了数学化的趋势。

5.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数学忽略了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属性,纯粹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它和哲学类似,具有超越具体学科、普遍适用的特征,对所有的学科都有指导性的意义。现在的数学科学已构成包括纯粹数学及应用数学内含的众多分支学科和许多新兴交叉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包括已经了解的数学,就是数学的全部。其实,中学里学习的数学,大体上属于初等数学的范畴,而大学本科所学的高等数学,是以牛顿、莱布尼茨在十七世纪创立的微积分为标志和起步的,到现在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数学远比我们已经看到的要丰富多彩,说数学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是,数学愈发展,不是使事情变得愈来愈复杂,相反,处理问题会变得更简单,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愈来愈扩大,这会使我们愈学愈感到数学的魅力,愈学愈想学。

过去小学六年级的算术课,“鸡兔同笼”是一个顶级的难题,说是将一些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例如说,已知头数=10,足数=28,问鸡多少只?兔多少只?由于鸡只有两只脚,而兔有四只脚,问题就复杂了,而且算术课的要求是要一步写出答案来,那就难上加难。但到中学学了代数,只要设鸡为x只,兔为y只,根据题意列出一个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式,一下子就可求得问题的解答,这是多么容易啊!

中学里学的平面几何,为了证明,要挖空心思画辅助线,实在是对智力的一个重大挑战与考验,但学习了解析几何,将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过去绞尽脑汁才能求解的几何问题就一下子变得轻而易举了。

我在高中时,对如何用数学方法求半圆的重心这个问题曾经发生了兴趣,也为此花了不少的课余时间,结果是无功而返。后来听老师说这个问题只有用微积分才能解决,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微积分这样一门威力无穷的学问,也更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动力。真正好的数学,是愈来愈深入、愈来愈简明、愈来愈有用的。

6.数学是一门关键的技术

过去一支笔、一张纸就能搞定的数学,竟然可以成为一门技术,似乎是匪夷所思。但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与高度发展的计算技术的结合的确已经形成了技术,而且是一种关键性的、可实现的技术,称为“数学技术”。在这种技术中起核心作用的部分是数学,拿走它就只剩下一堆废铜烂铁。

我们在医院里看到的CT这一先进的技术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的本质,是利用X光从各个不同角度所拍摄的众多平面照片,恢复出体内物体(如肿瘤)的立体形状,这完全是一个数学问题。这样,数学的内涵物化为计算机的软件及硬件,就成为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从而可以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现在,“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说法已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同。

7.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在其中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时间关系,下面仅举计数与进位这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大家知道,数学开始于数数。原始人只能区分1与多,碰到3就觉得多了,三人为“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后来有了十进制,用1,2,3,4,5,6,7,8,9和0这十个数字,再加上逢十进一(以及一个小数点),就可以表示世界上任何一个数字。这是现在的人们从小就知道的事实,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这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是数学给人类文明带来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没有了它,稍微大一些的数字就会使人晕头转向,更谈不上庞大的天文数字或是极其微小的数字了,现今金融行业或科学试验中种种复杂或高精度的数学运算根本不可能进行,我们还能有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吗?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但就从这个例子已足以看出:数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它带领着、推动着、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也改变着人类本身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改变着人类的本身。人类充分享受着数学文化的恩惠,但往往浑然不觉、习以为常,“身在福中不知福”。

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数学,没有数学的进步,人们可能还生活在愚昧之中,过着“长如夜”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数学、不重视数学文化的引领和薰陶作用呢?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数学作为一种精确的语言和一个有力的工具,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当代,数学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武器,作为各门科学的重要基础,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柱,在很多领域中已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数学技术已成为高技术的突出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学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样,不仅在中、小学,而且在大学的很多系科中,数学都位列最重要的必修课程,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2

数学教育看起来只是一种知识教育,

但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要搞清为什么要学习好数学,还要认识学好数学对一个人培养与成长的重要作用。

数学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学习数学的目的就仅仅在于得到一大堆定理、公式和结论,懂得各种各样的数学方法和手段,会得求解各种各样的习题甚至难题吗?否!!!

如果将数学的学习仅仅看成是接受一大堆数学知识,那么即使熟记了再多的定理和公式,可能仍免不了沦为一堆僵死的教条,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将数学学习的好坏仅仅理解为“刷题”的数量和速度,那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学工匠。

数学是一门重思考与理解、重严格的训练、充满创造性的科学,只有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生动结论,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我们许多在实际工作中成功地应用了数学、取得相当突出成绩的校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中真正需要用到的具体数学分支学科,具体的数学定理、公式和结论,其实并不一定很多;学校里学过的一大堆数学知识很多都似乎没有派上什么用处,有的甚至可能已经忘记,但他们所受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所获得的数学教养,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经验之谈。

实际上,通过认真的数学学习和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实践所无法替代或难以达到的,而且,即使所学的数学知识已经淡忘(这是经常发生的情况!),这些素质及能力作为一个人的数学教养仍不会消失,将伴随终生,始终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素质和能力例如说有:

自觉的数量观念。使人会认真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而不是“胸中无数”,凭感觉、“拍脑袋”做决定、办事情。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人能保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各项工作。

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事物的本质,按部就班地、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会无所适从、一筹莫展,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数学上的推导要求每一个正负号、每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含糊敷衍,有助于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习惯。

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少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会逐步形成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的习惯和风格。

关注数学的来龙去脉,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会提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作为一种思想的体操和竞赛,数学会使人增强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

数学的学习和思考,会为学生打开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等等。

自觉的数量观念。使人会认真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而不是“胸中无数”,凭感觉、“拍脑袋”做决定、办事情。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人能保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各项工作。

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事物的本质,按部就班地、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会无所适从、一筹莫展,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数学上的推导要求每一个正负号、每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含糊敷衍,有助于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和习惯。

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少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会逐步形成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的习惯和风格。

关注数学的来龙去脉,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会提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作为一种思想的体操和竞赛,数学会使人增强拼搏精神和应变能力,通过不断分析矛盾,从困难局面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

数学的学习和思考,会为学生打开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等等。

由此可见,数学教育看起来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这种素质教育不是从外界强加进来的,而是数学教育本身所固有的。以传授与学习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严格认真的数学学习和训练,就可以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上述这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耳濡目染,身体力行,铭刻于心,形成习惯,逐步变成自己的数学教养。

真正学好了数学,不管你将来从事哪行哪业,都会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更有竞争力,终生受用不尽。对我们广大的学生来说,也将是他们将来最值得回忆的、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最大恩惠的地方。当然,如果不学习数学,或者仅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地学了一些数学,是不能达到这一效果的,这无疑是“入宝山而空回”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幼师带班这么忙,为什么还要观察儿童

0分享至

美国幼教协会《NAEYC专业预备标准》中指出,幼儿教师要“知道并理解儿童的个性和需要”。中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多次提到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责任。

可见,观察了解幼儿是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同时也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当前,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与接受,大家也都认同在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与职责就是观察。

那么,在自主游戏中,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观察呢?

01/

在自主游戏中

更容易看到最真实的幼儿

多数幼儿教师都知道要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的个性和需求,客观全面地评价幼儿,如此说来,“看到真实的幼儿”应该是必要的前提,否则我们的“看见”会误导我们的分析与判断。我们看到的幼儿有可能不够真实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这里的真实是指幼儿的生命状态、行为表现、个性特点以及内在需求等的真实呈现。在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中,幼儿往往没有机会和空间展示真实的自己。

教师看到的更多的是幼儿相对共性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更多真实的状态教师无法观察到。

一般来讲,具备以下条件,集体中的幼儿可能呈现真实的自我:

具有安全感、归属感的环境;

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活动;

充足、自由支配的时间;

适宜的环境和材料;

成人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显然自主游戏相对其他活动更具有这些可能,一线的教师应该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大多数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拿出精力去组织幼儿,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幼儿的时间有限。

而如果自主游戏能够真正科学有效地开展起来,那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就有可能更加全面地观察到比较真实的幼儿。

当然,如果教师能够将自由自主的精神和宽容接纳、信任支持的理念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看见真实的幼儿。

02/

借助观察

才能了解、理解和支持幼儿

观察是了解和理解幼儿的基本路径。了解是理解的基础,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前提。只有建立在这种“真实”基础之上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也才会有真正适宜的教育。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用心地观察幼儿,以便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和分析评判幼儿的发展。

基于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以及对幼儿情绪的感受,教师才有可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解读,比如:

他喜欢哪种类型的游戏,

他对什么样的游戏主题更有兴趣,

他的游戏水平如何,

他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怎样,

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

他的专注力与思维品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是否符合他的年龄特点……

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介入指导以及后续的支持策略。对幼儿的观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认识与评价,以及教师对幼儿引导与支持的有效性。

03/

观察是课程的源泉

随着对幼儿园课程理念认识的提升,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幼儿园课程不是以教科书为导向,而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导向。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是教师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相应活动的基本前提。”[1]

幼儿园的课程从生活中来,从游戏中来,其实更重要的是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中来。

幼儿的自主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与课程的生发点,如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个体差异、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等。

因此,游戏前对幼儿前期经验的梳理或唤醒,游戏中对幼儿的支持与推动,游戏后与幼儿进行的回顾与反思,对新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从幼儿游戏中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

因此,自主游戏中的专业观察能够帮助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找到课程的方向和目标,确立课程内容与架构的方式,找到课程实施的渠道,观察还能够帮助教师审核课程的适宜性。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当下的经验水平、兴趣需求,寻找适宜的方式推动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探究活动,从而使游戏自然地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正如罗斯玛丽所说的,“观察记录常常帮助我思考,

对于每名儿童来说,什么样的活动是适宜的?

我设计的活动是不是有助于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是不是考虑到了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是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参加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吗?

对于儿童来说,活动帮助他达到了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哪些要求?

有助于实现哪些发展目标?”[2]

——这样的反思性问题应该是所有教师经常向自己提出的,同时应该用这样的问题引导自己对幼儿游戏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思考,反思课程生成与开展方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等。

04/

观察是调整游戏环境

与材料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察,教师了解每名儿童是怎样的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创造性的,应该提供怎样的适宜材料支持其创造性的发挥。”[3]

环境和材料是自主游戏开展的物质基础,对幼儿的游戏有着重要的“引发”与“支持”作用。而游戏环境和材料是否适宜,应该如何调整,需要通过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获得。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情况,来判断自己所创设的游戏环境、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比如很多幼儿园的教师通过观察都发现,在自主游戏时幼儿与那种购买来的大型组合玩具的互动情况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缺少有创意的富有个性的互动方式。

有些幼儿园就决定将这些大型玩具进行拆分,结果发现幼儿的游戏状态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他们会运用这些被拆解的部件玩出他们想要的游戏。

再比如,在游戏中,教师观察发现很多幼儿都愿意去抢占一间小木屋,还常常为此纠纷不断。

教师意识到幼儿对这种私密空间都充满兴趣,于是在环境中投放一些大纸箱、木棍扎起的帐篷骨架和一些旧床单等半成品材料,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自己搭建出私密空间,即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又巧妙地激发了幼儿动手搭建、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可以通过对全体幼儿游戏状况的关注,针对游戏环境、材料与幼儿人数的适宜性,以及环境材料与幼儿游戏种类和游戏主题的多样性、丰富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对环境材料的适宜性做出判断并进行调整与完善。

比如,在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时,教师观察到多数幼儿都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或者建构作品都过于简单、规模偏小,就应该反思建构游戏材料的数量、游戏时间是否充足。

还有的教师在沙水区发现幼儿的游戏内容比较单一,大部分幼儿就是蹲在那里挖沙子。教师由此关注到沙水区只有一些购买来的塑料玩沙工具,材料太过单一。

于是相继投放了一些铁锹、锅碗瓢盆、木片、竹筒、奶粉罐以及一些粗细不同的PVC管、洗衣机下水管等材料,幼儿在沙水区的游戏内容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游戏环境与材料的价值就在于引发与支持幼儿的游戏,需要教师经常站在儿童的视角进行审视与反思。

有些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之所以开展得不理想,出现幼儿缺少兴趣、秩序混乱、游戏内容单一等问题,可能正是因为教师缺少了这种从儿童视角对游戏、环境和材料的专业观察和思考。

05/

观察是教师教育理念重构的基本通道

观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对于幼儿、游戏、幼儿教育的认识就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的“专业理念”,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重构和完善自己的教育观念是每个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只有通过在游戏中对幼儿长期、大量、细致的观察,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儿童”。有了这样的观察,“儿童”不再是抽象的、笼统的概念,而成为有着鲜明个性的、独特的、具体的生命个体。

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发现,那些以前停留在书本上、嘴巴上的“儿童观”“教育观”,如今实实在在地触动了我们。

“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儿童是值得敬畏的”“每个孩子都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儿童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成长的”“儿童是天生喜欢游戏的”“儿童是在游戏和生活中成长的”“是游戏给了儿童自由而快乐的童年”……

这些观念正是在沉下心来观察幼儿的时候重新走进教师的脑海,引发共鸣,带来心流体验。也因此教师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成长发展与童年幸福的意义与价值,才会树立起把游戏还给幼儿的坚定信念。

06/

观察能帮助教师

找到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

我们常常吐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家长对幼儿教师的尊重不够,这其中有外部客观的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尊严的重要因素。

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观察就是其中之一。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读幼儿,这是幼儿教师与其他非专业人员的区别,也是教师能够在当下各种理念满天飞的情况下,能够拥有专业定力的基础。

当幼儿教师练就观察的能力,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解读幼儿,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成长时,这份职业尊严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通过仔细观察,你可以重新寻找并发现童年的价值和儿童令人称奇的能力,想起你做教师的初衷。你能够学会兼收并蓄各种相互冲突的观念,重新享受与儿童在一起的全部快乐。”[4]

“当我们无视儿童真实的样子时,我们其实剥夺了自己更深层次的快乐源泉”[5]

职业幸福感是每一位教师都渴望能够体会到的,但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职业幸福感却可能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有人说“心在”是我们能够活在当下感受幸福的前提,而对幼儿的观察是特别能够把我们浮躁的心安住在当下的“法宝”。

如果花时间去观察,教师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会展现出某些可喜的东西。

通过观察,教师会被幼儿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深深吸引,会被他们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以及认真专注、忘我投入的状态而打动,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与他在一起的此时此刻。

通过观察,教师能看见幼儿身上那种鲜活的生命力量,看见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发现他们的“了不起”,敬畏之心的升起会让教师对这份能够陪伴这些充满力量的、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的工作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与荣幸。

简而言之,通过观察,教师能够看见真实的幼儿、真实的成长,为幼儿的一个个“哇”时刻所惊喜赞叹;

通过观察教师能够适时适切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及时地发现课程的资源,推动幼儿的发展;

调整通过观察,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会被幼儿唤醒,会更投入地去工作;

通过观察教师也会看见自己的价值,看见自己前行的方向;

通过观察,教师与幼儿会有一种更紧密的链接,当与一个个小生命都建立起了这样的链接,教师的内心就更容易变得柔软、温暖,而爱和幸福,就会开始自然地流淌。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J].中国教师,2020(01)

[2](美)盖伊·格朗兰德,等.聚焦式观察[M]梁慧娟,译.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7.

[3](美)盖伊·格朗兰德,等.聚焦式观察[M]梁慧娟,译.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01.

[4](美)德布·柯蒂斯,等.观察的艺术——观察改变幼儿园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

[5](美)德布·柯蒂斯,等.观察的艺术——观察改变幼儿园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韩冰川

本文照片由山东省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提供

本文节转载自公众号:董旭花教授工作室

更多“自主游戏”内容可以查看下方图书:

点击图片购买

点击图片购买

今年3月幼师口袋推出的【幼师口袋慧园通】已有3000家园所使用,其中观察记录工具广受好评,推荐给更多需要的园长们:

扫码填写信息

园所顾问将与您电话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Thecontentabove(includingthepicturesandvideosifany)isuploadedandpostedbyauserofNetEaseHao,whichisasocialmediaplatformandonlyprovidesinformationstorageservices.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答案

科学为什么诞生于希腊?

老师们,同学们,嘉宾们,在线观看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来自清华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科学和人文在一般人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怎么会在清华以这种方式放在一起呢?

其实这个制度配置里隐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秘密,那就是科学和人文之间本来就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性的关联。

一、关于科学史的误解

今天我想讲一个很小的现象,就是中国人对科学的种种误解,这些误解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人文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常见的科学史常识误解

(视频来源于人文清华讲坛制作团队)

刚才我们在小视频里看到,在校园里许多人,或许是我们的学生,或许是游客,在很多科学史的常识方面犯了低级错误。

第一,很多人搞不清楚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中到底谁是被罗马教廷烧死的。

当然是布鲁诺。可是布鲁诺为什么被烧死?过去我们以为是传播日心说,其实布鲁诺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死的。

1600年他被烧死的时候,日心说是合法的学说。

第二,哥白尼是日心说的提出者,但他并没有被烧死,他寿终正寝。

他一辈子在波兰北部小镇弗龙堡的大教堂供职,死后就埋在教堂某个地方,但是他生前并不是伟人,因此很长时间我们并不知道哥白尼的墓在哪儿。

2005年弗龙堡大教堂装修,在某个柱子下面挖出一具男性尸骨,初步检测是一位70岁的男性,根据颅骨复原初步判断有可能是哥白尼,拿DNA检测,哥白尼早年有根头发在书里夹着,把头发的DNA跟骨头的DNA一配,发现就是他。

还有,谁在比萨斜塔上扔了铁球?当然是传说中的伽利略扔的,不过很长时间科学史家并不认为他扔了。

伽利略想证明的是重东西、轻东西是同时下落的,可是我们知道有空气阻力,如果真的做实验,并不能没有证明这一点,重的肯定先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史家认为伽利略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但是后来发现了伽利略的手稿,表明他的确做了这个实验,而且实验结果非常奇怪,他发现重的东西反而落得慢,而轻的东西落得快。

这个实验报告说明他的确做过这个实验。

还有科学史家做了实验,发现的确可以出现重的落得慢而轻的反而落得快的现象。

原因是,两只手抓不同重量的东西,重的球抓得比较牢,所以先把轻的放下去了,重的晚一点放,导致很奇怪的结果。

所以,伽利略有没有扔球?第一确实是扔了,第二,虽然扔了,但是实验结果很奇怪,并没有证明他想证明的东西。

还有,牛顿的苹果有没有砸到他?苹果砸下来,是不是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早在开普勒定律出来之后就呼之欲出,当时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因为牛顿他们家苹果砸了他以后他才想到这个问题的。

苹果砸下来这个说法哪来的?也不是空穴来风,牛顿晚年对粉丝说早年他们家苹果砸了他一下,所以写在了他的传记里,也不知道他是老糊涂了还是讲故事开玩笑。

总之,这些简单的问题,在中国实际有很多以讹传讹。

说哥白尼或者伽利略被教会烧死,不就像说曹雪芹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这样的低级错误广泛流传,说明对科学的误解在中国社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然这些误解都是知识性的,是比较容易消除的。

还有一些误解稍微高级一点。

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理论,对吗?也不能说全错。

但是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一个时期它是正确的,后面又被否证,后面的理论使前面的理论变得局部正确,而不是绝对正确。

比如牛顿力学在诞生时是标准的科学理论,但是有了相对论以后,就变成局部正确的理论。

再比如过去老宣传哥白尼的伟大学说——日心说,很容易把哥白尼的反面托勒密地心说丑化,很长时间人们甚至认为托勒密是一个坏人。

可是,地心说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他把数学模型和天文观测相结合,使之相互对照、相互改进,是标准的科学理论。

不能因为地心说被否认了,日心说被接受了,就说地心说不是科学理论。

哥白尼时代认为宇宙是有限的,所以宇宙有中心。今天我们知道宇宙没有中心,所以日心说其实也不完全正确,宇宙没有中心就无所谓地心日心了。

科学理论是由实验数据归纳出来的吗?

实际科学发展过程中很复杂,科学家面临很多变量,面临复杂的历史条件,跟数据相符合只是其一,还有其他的要求,比如逻辑融贯、比如与已经确立了权威地位的理论相一致。

有些科学家认为审美也是导致科学发展非常重要的动机,甚至是更重要动机。

比如狄拉克说:“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这句话如果我来说,科学家会认为我胡说,但是狄拉克这么说就值得我们深思。

海森堡也是大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说:“当大自然把我们引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异常美丽的数学形式时,我们就不得不相信它们是真的。”

所以审美在整个科学发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科学家的误解

中国社会很崇拜科学家,认为科学家是高尚的人,淡泊名利,真的是这样吗?

且不论科学家跟常人一样道德水平有高有低,就是道德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在关乎自己成果的优先性问题上,也是不肯让步的。

为什么呢?因为优先权是保障科学发现的制度安排。

比如牛顿和胡克一辈子不对付,他们俩互相不喜欢,关于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到底是他们谁先提出的争执不下。

牛顿有句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讽刺胡克的,因为胡克是个矮子。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要站也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不会站在你的肩上,老跟我抢优先权干什么”。

牛顿跟莱布尼茨也打得不可开交,牛顿曾经指使他当会长的皇家学会组织一个法庭判决微积分是他发明的。

现在科学史上一般认为,牛顿大概是最先有这个念头的,但是莱布尼茨是独立发明的,而且莱布尼茨发表得早,他们俩的思路和用的符号不一样,现在我们用的微积分符号是莱布尼茨的那个版本。

关于海王星的发现也有不少故事。

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维列都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天王星后面还有一个星干扰天王星的轨迹。

自古以来人们知道五大行星,天王星发现以后运行轨道跟牛顿定律规定的轨道有偏差,有些年轻人认为后面一定有颗星对它有干扰,可以反算出来。

亚当斯算了,勒维列也算了,最后勒维列的计算成果被实际观测到,海王星被观测到以后,英国人发现亚当斯之前也算出来过,也交给天文台看过,于是就出现了优先权之争。

他们俩倒不怎么争论,俩人很低调,但是两国的粉丝不干,互相打,法国人坚决要求把这个星命名为勒维列星,那边坚决要命名为乔治星。

最新的研究表明,亚当斯没有算对,他算错了,根本看不见,应该还是勒维列的功劳,他们俩没有争,但是有人帮他们争。

再看看达尔文和华莱士。

达尔文品德很高尚,他的自然选择理论被称为进化论,其实达尔文没有发表这个理论的时候收到一封年轻的华莱士写给他的信,信里完整描述了自然选择理论。

达尔文一看吓一跳,他一看这个东西好像自己写的一样,非常沮丧,他觉得最伟大的成就被年轻人抢走了。

但是他很诚实,他说华莱士你就发表吧,后来他的朋友莱尔给他主持公道,把他们俩的成果同时发表。

所以伟大的科学家也好,小科学家也好,优先权上谁也不愿意放手,诺贝尔奖只奖励第一次发现的人。

科学家就是狭隘的专家吗?

这个时代很喜欢专家。其实科学家根本不狭隘,很多科学家非常有情调,非常多才多艺。

爱因斯坦就很爱拉小提琴。

玻尔,不仅是量子力学重要的创始人,还是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1922年当地报纸报道“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玻尔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他当时是哥本哈根大学著名的门将,后来到他们国家著名的球队效劳,不过他的水平不如他弟弟厉害,他弟弟踢进国足,曾获得1908年奥运会亚军。

科学家是不是都是苦行僧呢?当然不是,有些科学家也是柔情似水,有些人也是满腔游侠之气。

薛定谔是量子力学重要创始人,波动力学的薛定谔方程就是他想出来的,他怎么想出来的?这跟他风流成性也有关系。

1925年的圣诞节,他与人私奔,在私奔期间想出了薛定谔方程。

从1925年的12月开始到1926年上半年,薛定谔天才的创造力猛烈爆发,历史上一般认为这是因为他的爱情绽放奇特的火花造就了科学的进步。

而费曼跟薛定谔完全不一样,他非常专一。他的太太是他的中学女友,但是患了很严重的肺结核,不过费曼不离不弃,一定要和她结婚。

结婚三年以后妻子去世了,当时费曼正在参加原子弹计划,到死也没有告诉妻子他做的是什么。费曼是多才多艺的人,会唱歌,据说他会呼麦唱法,他还会打鼓。

以上这些误解都是小误解,怪我们科学史家做的工作不够。还有一类误解是很大的误解,是观念类的误解,这类误解跟文化有关。

三、观念性误解:科技不分,以技代科

中国人特别常见的观念上的误解有两个:科技不分,以技代科,这是中国人对科学产生的最常见的误解。

比如现代汉语里,我们一说科学很容易说成科技,一说科技想的就是技术,这表明整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实际就是我们脑子里有技术没有科学。

我们总是从功利角度、实用角度看待科学。

我们特别能够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杠杆,我们把科技当成是达到某种高尚目的的手段,所以科学的工具化、手段化是我们文化根深蒂固的念头。

那如果科学不是有用的话,科学是什么呢?

科学从起源开始,它的基本精神是为科学而科学,科学是自己如此、自给自足、自主的理论生发方式,科学的起源不是满足于某些实际的应用。

1.产生误解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这两个误解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科学是一个舶来品,不是中国的土特产。

“科学”并非古代汉语固有的名词,这个词来自日本,是日本学者西周翻译的。

早年西学进来中国人把Science翻译成格致学、格物学、西学格致,到了五四时期按照音译叫做赛先生,后来人们慢慢采用来自日本的译名,1915年就定下来了,叫做“科学”。

英文的Science来自拉丁词根Scientia,拉丁文的Scientia来自希腊文Episteme。

爱因斯坦说过现代科学有两大来源,一个是《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希腊形式逻辑思想,一个是来自近代的实验思想。所以科学真正的起源来自希腊。

希腊人怎么看科学呢?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他说:“他们是为了科学而追求科学,并不是以某种实用为目的。”

科学的基本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本身而设立的,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所缺乏的。

以欧几里得为例,有一个学生跟他学了几天几何就问,老师我们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脾气一贯很好的欧几里得勃然大怒,“你骂谁呢?我怎么会教你有用的东西,我教你的完全是无用的东西。”

越是无用的东西越是纯粹、越是高贵,越是真正的科学。所以希腊人把无用的、自由的、纯粹的科学作为真正的科学。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有技术无科学,有技无科,因此,容易理解技术不容易理解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知识是什么态度?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知识本身没有独立的地位,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学而优则仕嘛,读书做官,最不济读书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孝顺父母,为了光宗耀祖,也可以说得好一点,为了振兴中华,为了民族复兴。

很少有人说我就喜欢读书。所以传统文化推崇的是把读书作为达成更高尚目的的手段,缺乏超功利的精神,有一种极为强大的功利主义的考虑。

2.2次西学东渐

产生前面两大误解的第二个原因,和中国近代接受西方科学的历史有关。

西方的科学是跟随着两波西学东渐的浪潮进入中国。

第一次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一批天主教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带来了西方的科学,当时代表性的三个传教士,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他跟当时中国的一些优秀知识分子,如徐光启等人共同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大门,他们俩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

利玛窦去世了以后汤若望接过他的旗帜。

顺治皇帝特别喜欢汤若望经常听他讲课,南怀仁是康熙的老师。

三位代表人物都是通过精湛的天文学技巧走进了中国的皇宫,这也是西学东渐得以开展的前提。

中国人对他们带来的东西的兴趣主要着眼于器物层面,对西方的思想、理论兴趣不大,甚至完全不能理解。

我们对于西方的宇宙理论几乎不感兴趣,一开始托勒密体系进来了我们完全支持,后来哥白尼体系来了我们也完全支持。

除了极少数人,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人对西方的科学理论有兴趣。只对它们的天文历法计算技术有兴趣。

《几何原本》的翻译者徐光启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缺乏几何学的思维,所以央求利玛窦翻译这本书,很可惜翻译了前六卷后,徐光启的父亲去世了,他回家奔丧,回来后利玛窦也去世了,这一耽搁就几乎没有人有兴趣研究。

康熙对几何学有点兴趣,南怀仁经常教康熙几何学,但他学几何学主要目的是抖机灵,而不是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比如头一天晚上学了几何定理,第二天上朝就说某爱卿你能不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戏弄大臣。

另一半的《几何原本》一直没有翻译出来,一直到1857年才补齐,这一耽搁中华民族就整整耽误了250年,这250年正好是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时代。

所以在当时东西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对西方的科学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什么时候对科学有兴趣?是在第二次西学东渐。

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我们封闭的国门,这一次被迫要学人家。

3.功利主义科学观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时发现洋人之所以船坚炮利,可不仅仅是工艺先进,而是背后有科学。

什么科学?要造船就要有物理学、数学,要造炮就得有化学。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就流传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在中国人的理解里,科学首先是夷之长技,是军事技术。

在特殊的历史遭遇下,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其实就是力量型的科学,是技术。

中国人心目中科学家通常有三大类别,要么可以制造军事力量,要么可以解决饥饿问题,要么为国争光,都是实用性的。

富国强兵、振兴中华是中国人近代学习科学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对科学基本的文化认同,这个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整个近代驱动中国人学习科学的主要动机的确是家国情怀,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在推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举两个例子,比如清华的老学长钱伟长先生,1931年,他考到清华的历史系,中文、历史都是满分,数理化不行,只有几十分。

当时正好出现九一八事件,他痛感学历史不能救国,决定改学物理,结果成了一代力学宗师。

另一位是王淦昌院士,两弹元勋,当时国家说希望你参加这个项目你觉得怎么样?他说“我愿以身许国”,28年隐姓埋名,他的儿女28年没有见过他。

所以那时候最优秀的科学家都有浓郁的儒家思想,家国情怀。

在儒家思想激励下,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科学技术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中国科技人力资源超过八千万人,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论文产出42.6万份,世界第一。我们的博士学位的发放量每年超过5万,世界第一。

这说明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科技大国、科技教育的大国,我们可以自己培养科学家、技术发明家、工程师、科技管理家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现在的研发投入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是这个是不是够呢?并不够。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在某个历史时期有正面意义,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2016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创新战略的文件,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我们原始创新严重不足。

为什么?当然原因很多,但是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或者极端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可能是导致中国原创乏力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的原因。

因为,那种最深层的创造力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功利主义来实现。

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哪里?

第一,无功利的探索热情。

中华民族这么多人,这么多优秀的头脑,但是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激活无功利的探索热情,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过份地功利化,我们的学生严重缺乏对真理本身的热情、对宇宙奥秘不可遏制的探索冲动。

第二,无拘无束的自由探索,我们想象力、创造力均基于此。

四、为什么科学精神

起源于古希腊而不是中国?

1.中国文化主体

为什么科学精神出现在古代希腊而不是中国?

冯友兰先生在2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他说中国文化没有产生科学其实主要的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我们的文化类型本身不需要这个科学。

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而言不需要这个东西,因此我们对科学既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厌恶,总而言之跟我们没有关系。

我们最优秀的头脑做另外的事情了,比如中国古代最优秀的人都在吟诗作赋,我们在审美角度,在诗性的角度上挖掘,所以没有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国文化总的来讲是农耕社会,而且是排他的农耕文化,拒绝海洋文化、拒绝商贸文化、拒绝游牧文化。

农耕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定居,定居成了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定居的结果就是不迁徙。

不迁徙的结果是什么?你周边全是熟人,你一辈子生活在你出生地的方圆十公里以内,所有人跟你都有关系,不是直接认识,就是间接认识,因此中国社会就是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通过血缘方式来进行文化构建,所以中国社会血缘亲情这部分味道很浓。

血缘文化的后果是什么?就生成了特有的仁爱精神,认为人作为人的标志是有情有义有爱,儒家将之概括成“仁”,是人就要有基本的仁爱精神,没有仁爱之心的人不算人,就是禽兽。

中国文化中主导的人文动机用什么来实现呢?

儒家说“礼”才是把人教化成有仁爱之心的根本形式,“礼以成人”。所以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本质是“礼”的文化。

不管是做皇帝的还是贩夫走卒,所有人都要讲“礼”,礼文化弥漫在中国文化每个环节之中。

中国的天文学,与西方科学表面上特别相似的东西,可是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根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的东西,而是礼学的一部分。

它的目标是奠定皇权统治的合法性,以及为中国普通人民提供生活指导,因为中国人讲究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天文学的目标是规范每个人日常的礼仪行为,而且也不承认上天有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当然了,如果上天有这样的规律怎么能对皇帝进行规范呢?

中国古代认为,一些奇特的天象是上天警告皇帝的,比如日全食是为了警告皇帝不要乱来,如果日全食完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话,那就起不到对皇帝进行警告的作用。

所以,中国的天文学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科学。

2.西方文化主体

西方文化以两希文明为主体,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一开始就是迁徙频繁的文化。

希腊是海洋民族,重视贸易,因此迁徙成为常态。迁徙文化的特点是生人文化。

生人文化怎么构建社会秩序呢?靠契约精神,通过契约方式构建社会秩序。

契约文明要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自主的个体被西方思想家抽象为两个字——“自由”,所以自由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是理解西方文明非常重要的关健词。

希腊人认为为了培养一个自由人,就要让他学自由的科学。

什么样的科学是自由的科学?无功利的、自主自足的、自我展开的知识类型才是自由的科学。

科学一开始就是自由的科学,是超功利的,是自我演绎的、证明的、推理的科学,是无用的科学。

我觉得这个框架可以说明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科学,而科学独独出现在希腊地区。

希腊人对自由人性有独特的理解,那就是理论性的、知识性的,希腊人认为你有了知识就自由了,相反没有知识就很糟糕。

苏格拉底说了,“一个人不可能主动犯错误,错误都是无知造成的”,所以知识成了希腊人的最高追求,所以他的自由也是知识论的自由。

科学之所以在希腊文明诞生和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有关系。

3.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仁爱的精神对比西方的自由精神,以礼学对比科学,我认为这是中西文化非常简要的对比关系。

今天我们看到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依靠自己的仁爱精神,依靠自己的家国情怀,依靠自己对家族、家庭、国家的责任感,把中华民族从奄奄一息的状态振兴起来。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继续发展科学,以科学作为我们的立国之本才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之路。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种基于自由的科学的精神融入我们中华民族仁爱的土壤中,这是我们未来所面临的艰巨的任务。

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挨打问题、挨饿问题,剩下的问题是所谓的挨骂问题。

挨骂问题的本义就是文化认同问题,今天怎么建设一个未来的中国文化?

如何让这个文化既保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传统的仁爱精神作为重要要素,同时融合近代几百年来行之有效的科学精神?

今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只是用单纯的功利主义态度来做科学,我们还是走不到世界的前列,我们只能是跟随别人走。

在科技规模和体量方面,中国有很多第一,但是到了每年诺贝尔奖发奖季,中国人都很郁闷。

诺贝尔奖奖励原创性成果,而原创性成果没有办法通过某些功利的方式促成,当然也有人说持续的高强度的支持将来总会出现突破,我承认也许有这种可能性。

但是诺贝尔奖根本上是鼓励原创成就,原创的东西是没法通过计划、大兵团作战攻破的。

我想艺术创作也好、伟大的科学发现也好,都是类似的,都必须基于自由探索的精神。

在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比较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前提下,我们要更多地呼吁自由科学的精神。

(视频来源于人文清华讲坛制作团队)

笔记侠好课推荐:

此篇内容,仅是吴国盛老师线下课程10%的内容节选,想要了解更多?

识别下方二维码,学习吴国盛老师,完整视频化课程、思维导图以及课程笔记...

加入《高山大学·科学商业年度课》,与数千位企业家、投资人、高管,线上线下一起学。

扫码学习

吴国盛导师课程

往下,了解更多。

他们都在学

在线可视化课程

一目了然的视频精编课程,同时伴有音频、文字笔记、思维导图等,帮您快速理清思路,理解内容,高效捕获知识。

线下学习活动

每2月1次,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与科学大咖、企业大卡,还有创业者、高管学员,沉浸式学习和交互。

每月10、20、30日,持续更新,更多有料、有用、有趣的课程

扫码加入进入学员群聊

立即加入,拿下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