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教>正文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做幼师的性格特征有哪些方面

2023-07-21 02:58:04 互联网 未知 幼教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做幼师的性格特征有哪些方面

《幼儿性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人的身高、体型来自于遗传,这些体型特征会因为社会文化和自

我意识的作用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个瘦而且高的孩子和一个矮胖的孩子相比之下,高瘦的孩子明显比矮胖的孩子更有自信,互相的比较之下矮胖的孩子在长期的影响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有可能就形成内向的性格。

二、性别对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男孩子的性格具有独立性自

主性,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女孩子大多则依赖性较强,在做事方面比男孩子细心、谨慎。

三、一些精神系统的遗传特征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表

现为或起加速或起延缓作用。

四、生理成熟的早晚对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生理成熟的早晚跟遗传是有关的。

家庭环境

家庭是“制造人的性格的工厂”,父母把基因传给后代,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心理研究表明,出生到五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受到父母的爱抚、保护、教育的影响最多。因此,整个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各方面的因素中,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父母的教养态度,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的性格,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都对孩子的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宁静和睦的家庭关系所营造出来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成员中关系紧张,相互猜疑、争吵,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夫妻关系融洽,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有安全感,容易形成开朗乐观活泼的性格特征,如果夫妻关系对立,不和谐,孩子在家里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性格特征。在宁静愉快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与在家庭氛围紧张与冲突不断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一个生长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性格上多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活泼积极主动的外向型,在不和谐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自卑不愿与人交往或人际关系较差。

心理学上认为父母家庭破裂对孩子的性格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父母离异比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更大,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死亡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的不良性格特征,这类孩子产生的行为问题也比较多。有研究表明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出生1——4岁之间丧父或丧母的孩子,其犯罪率比一般人要高出两倍以上,从年龄上看,婴幼儿期间,丧母对幼儿个性特征的影响最大,儿童期间则是丧父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最大。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破裂家庭或丧失父母的孩子仍然可以形成坚强、合作甚至是开朗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家长的受教育度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教育观念的不同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的而影响也是很大的。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自制力,灵活性,思维水平,意志力等都有影响,家长对孩子成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发展规划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都大大影响孩子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最为亲切,也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苏联教育家鲁普斯卡娅指出“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她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研究表明,母爱在5岁前儿童的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形成孤僻,不合群,任性等情绪反应。父爱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父亲给孩子提供榜样的作用,为女孩子提供与异性交往的样例。幼年时期没有与父亲接触过的孩子,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存在不完全,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在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如下: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属于支配型的,就简单的打个比方,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手中接过钱去买一只笔的,但是父母采取的并不是给钱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把事情办好,还是说妈妈会给你买好。再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收拾书包这件小事,有的父母会有意识的选择让孩子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即使孩子在途中会失败很多次,即使孩子收拾的不好,但是父母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他们意识到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然他们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干,为孩子以后的生活作了长久的计划。孩子在生活上许多事都有父母支配,性格上往往具有一种依赖,缺乏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别人的安排他们多数采用的是服从态度,在面对挫折或失败的情形喜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属于溺爱型的。在这种教养模式下生活的孩子多数任性骄傲,由于从小集家庭的宠爱于一身,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也包庇纵容,很多东西都不愿与别人分享,这类孩子利己主义比较强,可能在将来的生活中有点关于利益方面的事情首先考虑到得是自己,由于这类孩子在生活中父母对他百依百顺,在将来的工作或生活中不愿对他人意见的听取,一意孤行,也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这类孩子就会缺乏与人分享合作。

过于严厉型管教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从小被家人严加看管,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就会遭到父母或家人严厉的惩罚,小的时候他会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稍微大点后可能会养成叛逆的心理,性格顽固,内心冷酷,相对来说会比较独立。也有可能受到家庭氛围和家长在教育其过程中的一些影响,残忍是家教严厉型孩子的一个特点。在严厉家教下教养的孩子性格也有朝着反面的方向发展的,如家长的长期压制导致孩子自信心的缺乏,会出现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有的则生性懦弱缺乏自主独立性。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过于保护,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内向沉默,遇事被动。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依赖他人,缺乏社会性等性格特征。家庭民主教养方式下,在一些孩子能独立做主的小事父母把权力让给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还习惯,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合作。因此,民主教养方式家庭中的孩子独立性较强,对人对事的态度诚恳,活泼天真,比较容易与人相处,社交能力强,有毅力和创造精神。

还有一种是被忽视型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采取不闻不问,与孩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会导致孩子养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特点。此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往往会羡慕别人有父母和家人的关爱,容易产生嫉妒轻生厌世心理,性格内向。

最后一种是父母意见分歧较大,家庭关系紧张或者出现家庭暴力的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看着父母争论他不知道如何是好?长期以往,孩子会学得当着爸爸说一种话当着妈妈又说一种话。有时会迎合父母双方法的意愿说一些好听的话,有的会养成两面讨好,好撒谎,投机取巧,对事对人警惕性高等性格特点。

教育环境

幼儿接触的第二社会便是学校,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老师的性格,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间的关系等都对幼儿性格的形成存在着影响,老师的性格是悲观还是乐观,兴趣爱好是狭窄还是广泛都会对孩子带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幼儿对外界的感知,从而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

外界因素

电视上播的图画,妈妈讲的故事,周围同伴的行为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例如,孩子经常观看一些打斗或者恐怖的画面通常会变得有攻击性或者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变得孤僻胆小。如果这些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会形成攻击、暴躁、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因此,家长们再跟孩子选一些电视节目或者图画的时候尽量避免那些暴力血腥的画面,在成人环境里,让孩子学习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东西,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自我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意识明显决定着性格的形成,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的自我内省能力就得到发展,家长要鼓励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加强孩子自身性格的锻炼,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往沟通克服孩子怕生害羞的特点,可以陪孩子一起万一些孩子心理能承受的刺激冒险游戏,锻炼孩子胆小的行为,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的事父母应该把决定权教给孩子,锻炼他们的自主独立性。

在现在一个开放型,文化多元化,各类新闻公共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的现代化社会里,孩子的性格受到如此多的因素的影响,作为父母或作为老师,该怎样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呢?

做为家长,第一、必须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采取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向孩子提适当的要求,孩子有能力独自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避免过于溺爱而毁了孩子的一生。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假如长辈对幼儿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等孩子长大后就会养成对物质方面的要求过高,当对自己的物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又缺乏道德行为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孩子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而毁了孩子的幸福。所以长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该宠爱就宠爱该批评则批评。第二、家长要避免在家中以孩子为中心,杜绝幼儿不良行为的养成。此外,家长必须从日常的小事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和行为品行,给孩子挑选有益孩子发展的玩伴,多与孩子与同伴交往,教育孩子把玩具借给伙伴,对伙伴谦让有爱,让孩子从小学会传播爱,学会与他人分享。第三、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点不仅仅是做父母的应该做到的,作为一个老师也应该尊重孩子,即使孩子没有多大的能力别把事情做到完美,我们也应该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试着走向成功,并且给与爱和鼓励,尽量发挥孩子内心的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是打骂孩子,用言语来刺激他们,不要完全否认孩子的行为,要在爱中教育孩子,发现孩子,尊重孩子。

作为老师。应该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做到家园共育。教师根据孩子日常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要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教师要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教育机会,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鼓励。这些对幼儿积极受教育,培养其良好性格有积极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