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正文

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西安市长安第二小学为例 幼儿园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2023-07-26 16:01:43 互联网 未知 幼儿园

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西安市长安第二小学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数学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不仅可以被当作一种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直观性很强的工具,而且能够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低年级学生学习基本数学知识的方式主要是操作与利用实物以及具体模型。2011年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提到:“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使用教具仅限于三角板、多媒体等,没有涉及到生活经验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想对数学教具进行现状调查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1.1.2研究意义

对于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我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着手。一直以来教具作为一种直观教学辅助工具,忽视了教具是可以使知识具体化的。使用教具可以让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更稳定、记忆更牢固,同时优化了教师课堂效率,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创造力的提高意义非凡,值得关注并研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教学工作者们在面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中,许多内容需要靠实物理解,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没有演示适当教具、教具使用单一等问题。本研究深入了解一线教学现状,从教师对教具的认识和和选择等方面分析,发现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更好地利用教具,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思考能力。

1.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2.1概念界定

1.2.1.1教具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5)中对教具一词进行如下定义:“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图表、实物、模型、幻灯片等用来说明以及解释教材内容的系列辅助用具”。《中国大百科全书》(2011)对教具的解释如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感知材料的模型、实物、图表等各类教学用具,其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加形象与直观。本文认为教学工具的简称就是教具,师生教学过程中通过媒体、工具或设备等教具能够互相传递信息,包括了黑板、粉笔、模型、教科书、多媒体以及挂图等实实在在的物质。

1.2.1.2数学教具

魏忠华(2008)认为数学教具是如幻灯片、实物、图表、计算机、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直接操作的用具。数学教学工具广泛来说是数学教材得组分之一,是数学教学中传递各种信息的手段。本研究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数学挂图、以及算盘、尺规等用来进行数学测量和计算的工具,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直接不可替代的桥梁。

1.2.1.3传统教具

宋英雨(2015)认为传统教具,是指从出现班级授课制之后,逐渐在教学环节使用的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等工具。张焕庭(1989)在其编写的《教育辞典》里是这样解释教具得: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系列教学工具。本研究认为如粉笔、黑板、模型等都是传统教具,教具是教学活动中最直观的一种教学用具。

1.2.1.4电子教具

张伟林(2006)认为电子教具是相对于传统教具而言的,是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科技水平较高的的教具,包括电影机、电子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及程序控制机等器材。郑桂丹(2016)认为电子教具是结合了新思想新技术的教具,其对原有的传统成品课件进行了改变,把模型、图像、表格、动画等在教学过程使用较多的多维信息加工成微资源,使其能够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同时也能够组与其他课件进行组合。本研究认为包括多媒体课件、录音、动画等系列电子教具,是传统教具的一种补充。

1.2.2理论基础

1.2.2.1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认为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来理解,而不仅仅是展示教具。笔者认为教具的有效使用需要教师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生活认知与书本知识形成达成一致。例如教授一年级学生时,用火柴棍来帮助学生学习加减法,将抽象的加减法用实物进行演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构建知识框架。

1.2.2.2建构结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使用教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积极建构。笔者认为获取知识是靠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践体验主动构建。例如在教具使用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材料广泛、易与生活结合,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在学习中,让教师课堂更加丰富。

1.2.2.3直观性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1984)率先提出了直观性教学原则,他在其著作中《大教学论》中认为,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将事物本身或者图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方面进行感受。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种直观的传统教具来展示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而且能促进其知识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笔者认为在使用教具进行数学教学时,能够在学生自身的以及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直观地去感知实际事物,掌握所需的知识与经验,间接地掌握书本理论知识。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教育研究者最初研究教具的概念以及对学习的重要性这两方面,谢木塞娜(1955)在《几何直观教具的制作以及在课堂上的使用》中提到了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理论知识,帮助其迁移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及老师动手操作的能力。其中直观教具主要包括模型直观、实物直观以及计算机模象直观,传统教具主要有模型直观以及实物直观两大类。

夸美纽斯(1984)在《大教学论》中认为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工具地作用,其认为教具促进帮助物体和概念之间进行转化,强调在研究物体时需要学生以实物以此帮助其获得具体形象,充分理解后就能更好的获取知识。

加涅(1992)在《教学设计原理》中研究了教具的选择。其强调教具的选择是由学习情境、预期学习结果、学习环境、教学发展条件、教学所处的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为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要优先考虑学习情境,然后考虑预期的学习结果类型。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大批学者、教育家和一线教师也十分重视教具在课堂中的重要性,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有一些关于教具研究的著作。

刘济昌(2011)在《教具理论研究导论》中对教具的历史、品种分类、定义和发展进行了阐述。认为教具不仅支持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具不仅能求得知识,还能锻炼技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材,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帮手,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有利工具。

魏忠华(2008)在《数学教学工具研究》中对教具进行研究时,主要分为了三个方面,包括多种数学教具的优势,教师对教具的选择以及教师使用数学教具的方式。对于教具分类有了明确规定,论述将数学教具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自制教学工具、现代教学工具以及常规教学工具等,同时在研究中阐述了现代教具是在传统教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都是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直观材料。

彭宏(2008)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中结合教学实际,从促进小学生数学观念、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几方面体现出了教具的作用,认为教具有化虚为实,形成数学观念;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障碍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数学抽象知识将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促进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合作,教具的使用对智力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谷文凤(2013)在《浅谈小学数学教具使用的重要性》中指出,不同教师讲课方式各不相同,但不可避免都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具。数学教师在反思和实践中探索,根据课堂内容自己研究设计教具,合理使用教具会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学生理解知识也有很大帮助。

综合以上国内外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小学数学教具在课堂中的应用,国内对教具使用注重理论概念研究但缺乏对改进趋势,国外研究更注重从学生角度论述。总体而言,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具方面依然存在欠缺。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研究方法

1.4.1.1文献法

通过在各学习平台搜索、期刊查阅等途径,整理关于教学用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和期刊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长安第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为本研究铺垫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一定程度的借鉴。

1.4.1.2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主题为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去获得调查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首先试发放问卷,然后根据试发放结果反馈修改完善了问卷后正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让调查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填写后收回。主要是想了解该学校对数学教学中教具使用的重视程度,及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等,从中找出问题,分析其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1.4.2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的思路以及国内外现状。其次对教具、数学教具、传统教具等概念进行界定。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市长安第二小学的低年级数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数学教师对教具的认识、主要运用的教具类型、教具的使用方式等;了解学生对教具的喜爱程度、教具教学是否有利于学习等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不足,查阅相关文献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更好地使教具发挥其作用。

2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的调查研究

2.1调研对象

本文问卷调查对象选取了长安区第二小学的14名数学教师以及200名低年级小学生,设计并发放问卷总共214份其中回收214份问卷即问卷全部有效。调查的14名数学教师中,有5人教龄在15年以上,4人教龄为10-15年,3人教龄为5-10年,2人教龄为1-5年。200名学生中二年级共110人,其中男生58人女生52人,一年级共90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46人。如下表2.1和表2.2所示:

之所以选取长安区第二小学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研究者在该小学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对该校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二是在西安市内该小学教学水平与质量都处于前列。因此对该校进行研究能够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合理性。

2.2调研步骤

第一步:选取并确定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是长安区第二小学,根据调查要求随机该校内数学教师共14名以及低年级学生共200名。

第二步:收集、整理、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与研究要求,确定本次问卷调查的维度信息。

第三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确定,而后选取两名老师以及10名学生进行试发放,经过反复研磨,确定教具应用现状研究维度并形成最终的教师、学生问卷,具体如下表2.3所示:

表2.3教具使用现状调查维度表

第四步:正式问卷调查。利用教研会以及下课时间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总共214份其中回收214份问卷即问卷全部有效。

第五步:分析整理问卷信息,使用数据统计手段通过图表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展示,找出被调查学校在数学教具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2.3数据统计及分析

2.3.1教具资源配备

对于教具资源配备的相关调查,主要针对教师获取教具途径、教具的管理人员、学校对数学教具数量和种类配备四个方面。

教师获取教具的途径如下图2.4所示:

图2.4教具获取的渠道

由图2.4可知,教具有50%的来源都是学校发放获取教具;有29%的老师会选择自己制作;21%的老师选择教材配套的教具,大多数教师教具都来自学校配备的教具,对教材配套和自制教具利用率很低。说明在教具来源方面,形式单一。

关于教具的管理,如下图2.5所示:

图2.5数学教具管理人员

由图2.5可知,7%教师认为学校有专人管理数学教具;还有7%教师在学校没有发现专人管理教具;36%的教师不清楚学校是否有专人管理数学教具;其中50%教师认为老师轮流管理教具。说明学校对教具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大多是老师轮流管理。

学校对数学教具的数量配备情况如下图2.6所示:

图2.6教具数量需求

由图2.6可知,36%教师认为教具在教学过程够用,其余教师认为教具需要互相借用才能满足上课需求。由此可见该校的教具储备不能满足大教师正常上课需求,说明学校教具资源短缺。

(4)学校对数学教具的种类配备情况如图2.7所示:

图2.7教具种类的齐全

由图2.7所示:7%教师认为学校教具种类齐全;14%教师认为教具缺少卷尺;36%的教师缺少挂图方面教具;其中43%教师缺少磁性教具。说明在教具种类方面还是大有欠缺。

综合数据表明,学校对于教具的来源单一,管理不当;对于教具的数量与种类配备不足。

2.3.2教师对教具的认识

从教师对教具理论的认识和实践交流两方面进行调查。

理论认识,教师对教具使用的作用认识如图2.8所示:

图2.8教师对教具使用的作用认识

由图2.8可知,36%的教师认为教具是为了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43%的教师认为是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1%的教师认为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实践交流方面,从教师了解教具的途径(图2.9)和教师交流培训(图2.10)两个方面。

图2.9教师了解教具的途径

图2.9调查显示,42%的教师依靠自身经验了解教具;29%的教师会通过教育专著对教具了解;剩余29%的教师通过组内交流方式了解教具。

图2.10教具进行交流培训的频率

图2.10调查显示,14%的教师会经常参加对外的培训交流:50%的教师会偶尔参加关于数学教具的培训交流:但有36%的教师从未参加关于教具的培训交流。

综合数据表明,教师对教具认识方面存在一些理论欠缺,对教具使用的作用认识不足;教师缺少了解教具途径,参加交流培训的频率很少,实践交流机会不多。总体说明教师对教具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交流不足。

2.3.3教师对教具的使用

教具的使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老师选择教具的依据、常用教具类型。

(1)教师选择教具的依据,如图2.11:

图2.11教师选择教具的依据

由图2.11可知,教师使用教具的依据50%是依据教学内容;25%根据自身习惯及学校的实际配备情况来选择教学用具,从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教师选择教学用具考虑到自身需要,依据其自身习惯来准备教具;14%的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喜爱情况对教具进行选择;11%的教师是根据课堂环境来选择教具。

教师常用教具类型,如下图2.12所示:

图2.1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常用教具

由图2.12可知老师在选择常用教具的过程中72%选择电子教具,主要是幻灯片,多媒体课件一类;21%教学过程中不借助教具;7%的教师只用传统教具,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老师只局限于电子教具的使用。

综合数据表明,教师对于教具的使用存在选择依据不当、使用方式单一等问题。

2.3.4学校及教师对教具的改进

针对教具改进方面,从学校对教具改进的态度和教师对改进教具的态度两方面入手。

学校对教具改进的态度,如图2.13:

图2.13学校对自制教具的规定

根据图2.13,对于自制教具的改进,57%的教师表示学校虽提到改进但并没有实施;36%的教师表示学校对于改进教具无明确要求;7%的教师表示学校对自制教具有明确要求。数据表明,学校在对待教具改进方面没有贯彻落实。

教师改进教具,从调研教师对待缺失教具的做法(如图2.14)及自制教具时遇到哪些问题(如图2.15)两方面入手。

图2.14教师对待缺失教具的做法

根据数据2.14所示,36%的教师在面对教具缺失会选择向学校提出要求,28%的教师会选择用多媒体进行代替,而22%的教师直接放弃使用,只有14%的教师会选择自己制作。说明对于教具改进方面,教师态度不积极。

图2.15自制教具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根据数据2.15所示,在自制教具中,14%的教师会遇到材料不足的问题;33%的教师会遇到教师组内分工不合理的问题;46%的教师认为自制教具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少数教师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不太清楚。

综合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对于自制教具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怎么做,做什么等一些规定;教师在对待缺失教具时也不会去积极制造教具,只有少数教师在制造教具过程中会遇到材料不足等问题。

3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教具资源短缺

3.1.1教具管理存在缺陷

通过调研对象回答和数据分析,可明显的看出在教具来源中,来源最多的是学校配备,占教具来源的50%,教材配备和自制教具虽然也是来源主体,但是两方面的来源只占到了其中一半。同时在教具的管理方面7%的教师认为没有管理者,50%的教师认为是轮班管理,并没有专人监督管理。这就给教师使用教具带来了一些困难,对于一些丢失或损坏的教具没有办法及时补充,对于教具数量与种类没有规范的管理。教具的管理不当必会影响教师使用教具,对课堂构建有很大影响。

3.1.2教具种类与数量不足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看到,有64%的教师需互相借用教具来满足课堂需求。该校教具来源渠道本就单一,而教具的种类也不齐全,36%的教师缺少挂图,43%的教师缺少磁性教具,14%的教师缺少卷尺。导致教具不能满足课堂需求,教师没有合适的教具使用。教具数量和种类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会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直观的反映知识和概念,使得学生在理解知识过程中存在困难。

3.2教师对教具认识不足

3.2.1教师缺乏对教具的理论认识

教师要做到对教具的有效使用,就必须要对教具及其作用由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教师调查时,36%的教师认为使用教具仅仅是一种丰富教学的手段,忽视了教具是连接数学抽象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忽视了学生形成数学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就是教具。在教学中不能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中不能发挥出教具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3.2.2教师缺乏对教具的实践交流

教师局限在学校内部,42%的教师仅依靠自身经验了解教具,关于数学教具的培训交流很少,有36%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交流培训,这对于教师学习有很大的不利。在利用教具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不能借鉴到别人优秀的教具使用案例,对于自身的在教具方面的反思也会缺少许多对比。教师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观摩,对于教具的创新也有很大的阻碍,也没有好的想法来支撑自己的实践创新,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同时学生理解知识也会存在思维定式,无法创新。

3.3教师缺乏对教具的有效使用

3.3.1教师选择教具的依据不同

教具使用方面,50%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在使用教具时会结合教学内容,把控好课堂节奏;而有25%的教师,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具的使用只会考虑到自身对于教具的熟练度,不能从符合学生的发展方面考虑教具的应用,从而引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构建知识结构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没有探究答案的心理,学习效率也不会提高,也就不能达到老师所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对于教具的选择直观影响到了学生理解知识,思维结构的构建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3.3.2教师对教具使用方式单一

在教具使用方面72%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依赖于电子教具,认为在课堂充分使用电子教具就可以满足教师对知识迁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具的依赖是非常大的,而教师对于电子教具的普遍使用,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有21%的教师存在不借助任何教具教学的现象,教具使用方式的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做到因课而异、不能做到随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发展。

3.4缺乏自制教具的研究创新

3.4.1学校对自制教具重视度不够

在学校对待自制教具的态度上,只有7%的教师表明学校明确要求对自制教具的要求,学校为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教具采购计划,并且提供了多媒体教具,因此不会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自行制作数学教具。有57%的教师表示学校提到关于自制教具的研发,但没有实施。学校在数学教具创作的这一方面相对忽略,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其注重的是教师的授课能力以及学生的成绩,而不要求师生能过够自制数学教具,直接导致自制教具的深层次价值被忽略。

3.4.2教师对于自制教具方法不明确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对自制教具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在遇到缺失教具的情况下,14%的教师们能够自行制作教具来满足教学需求,其他大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自己制作,学校提供什么教具就用,教具缺少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媒体设备,甚至有部分教师会选择不借助教学工具。在部分教师自制教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问题最大的是有46%的教师制造出教具后,不适应学生使用。在制造教具过程中教师没有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具的实用性,缺少对学习情境的预估以及制造教具的困难。

4教具应用对策或建议

4.1加大对教具资源的投入

学校应该投入更多资金去采购传统教具,只有教具充足的情况下,教师才有条件使用教具使得学生接触更多。如若教师在授课时只采用讲解以及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完成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各个学校之间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教具资源的共享,对于一些投入资金较多的教具可以轮流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效果,也可以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

学校应加强对教具的管理,首先需要配备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学校教具损坏缺失的情况,及时补充和维修,保证教具的完整性。其次,学校也需要对教师使用教具情况进行监督,利用多种方式如突击抽查、听课、检查备课以及不定期检查等。

4.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许多信息渠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教具教学,加深对数学传统教具的概念、种类、作用、使用的认识。学校要进行定期培训,比如经常参与培训、体验培训等增强教师对教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邀请校内、外著名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题报告,提高对教具知识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教具的作用。

数学教师需要学习那些在数学教具使用以及制作能力较为突出的教师,不把自身发展限制在学校内部,以此来提升自身在教具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完成参观学习活动后,可以以小组形式在本校内进行相互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自身能力,也有利于本校整体的进步。并且教师也需要做到对现有数学教具有整体把握与了解,对现有教具对学生认知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有利作用进行思考。

4.3教具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准备数学教具的使用时,教师应该根据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以及组织方法。在遇到学生较多情况下,教师需要以让所有人都能看清为目标进行教具的选择。熟悉教具使用方法的以及流程,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重复操作甚至错误操作的情况,把握好使用教具的时机,追求课堂教学整体的连贯与完整。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不足,教具演示不能过于复杂,保证其能够学生对数学知识以及原理由清晰简便的理解。

对于教具在课堂活动中的使用,教师在众多教具中应该结合使用,丰富课堂教学。如传统教具有直观接触,可以实际操作等优点,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比电子教具更易操作;传统教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作,相对易于获得。在实施教学活动时,电子教具不能体现教师所讲知识结构时,借助传统教具实际操作。

4.4注重对自制教具的开发

学校对于自制教具的开发需要有明确目的,对于教具研发要有校内基本规范。首先在校内组成教具调研小组,组内成员需要外出调研校外优秀案例,并在学校开会研讨;其次在研发过程中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作出适合本校利用的教具;最后教具的研发需要全体教师的力量,而非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借助个人长处,实现共同进步。

教师在制作教具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制作目的,制作时应该有规划,可以同教学组一起探讨多种构思方案,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对于材料的选择应该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废品回收利用,方便简单。在完成初步教具设计后,需要首先在教研组进行讨论与研究,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试用,对教具的使用效果进行检验,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教具的耐用度,使其能够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在将教具进行进一步改进后,可以在全校内推广,从而真正有利于教具的改进与创新。

5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小学数学教具应用存在学校对教具投入力度不足、学校对自制教具关注度不够、教师对于教具认识不足等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一些借鉴意见。

1、在学校方面:应该重视教具,在其管理和探讨研发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2、在教师方面:应该多多关注教具知识;对于每节课的反思要考虑教具在其中的作用,教具用的好,会让课堂也马上灵活起来;在对待自制教具的态度要有些转变,制作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当地教学特色的教具,会让教师能力也大大提高,并且需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借助个人长处,实现共同进步。

5.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部分高价值信息进行了收集,得到的结论也较为符合实际要求,但也由些许需要改进的地方。

1、受个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上水平的限制,在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时没有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专业性有待加强。

2、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长安二小,调查样本为校内部分师生,选取的样本量较小,没有达到调查的普遍性要求,导致问卷调查的普遍性以及代表性不足,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西安市小学低年级使用使用教具的情况,因此进后还需要进一步深研究。

对于上述不足,本研究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注意加强,并且会持续对小学低年级使用使用教具的情况进行研究,同时会加强理论学习,发挥教学教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娜.(2018).例谈实物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7(33),33-34.

聂瑞柱.(2016).浅谈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华夏教师,10(20),26-27.

李儒明.(2016).小学数学传统教具的创新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6(09),105-107.

姚冬梅.(2017).浅析直观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科学中国人,(15),360.

荣英雨.(2015).小学数学传统教具使用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市.

张伟林.(2006).中学数学电子教具的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市

孙延霞.(2015).直观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技术在线,8(15),53-54.

曾玉华,赵东青.(2015).小学数学教具学具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探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5(5),8-10.

黄赪硕.(2015).如何巧妙使用教具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研究,15(52),164.

陈素琴.(2010).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与学具.新课程研究,2010(3),50-51.

李海英.(2013).谈谈直观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育现代化,2013(4),251.

陈鸿绪.(2013).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数学参考,2013(5),250

费国平.(2014).教具灵动,让数学教学活动如虎添翼——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策略分析.教育研究小学教育,2014(02),11

谷文凤.(2013).浅谈小学数学教具使用的重要性.新课程,2013(10),10

孟庆凯.(2015).传统教具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5(13),97-98

彭宏.(2008).新课标背景下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教研,08(22),61

魏忠华.(2008).数学教学工具研究(硕士学位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市

刘雷.(2014).数学教学应重视教具创作与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4(05),122

刘济昌.(2011).教具理论研究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范文贵.(2011).小学数学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Sci&Educ.(2007).Hands-onMathematics.YoujunWang,07(2),8

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西安市长安第二小学为例VIP月卡¥免费VIP年会员¥免费价格¥9.90发布时间2023年7月26日已付费?登录或刷新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42839.html,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20款(附作品说明),实用!

三、陀螺

作品说明:

用一次性碗做的陀螺,简单实用,拉紧绳子转圈后再拉开,陀螺就会转起来,是幼儿喜欢的玩具。

四、圈套

作品说明:

1.将筷子切割成所需长短,用胶水粘在瓶盖上固定

2.在饮料瓶里放入不同颜色的圈圈。

3.封住瓶盖即可。

玩法:把瓶内的圈都套起来,看谁套的多。

五、热水器+洗头盆

作品说明:

小班小朋友游戏时介于他们的年龄特点还是以高结构玩具为主。在玩理发店的游戏时他们参加人数较少表现得不感兴趣,根据谈话了解到:孩子们说剪头发时要洗头发的。但先前提供的道具不够逼真引发不了幼儿的参与度。因此我利用废旧泡沫盒做材料,把它变成热水器和洗头盆。用小积木制作水龙头等配件,并用彩色纸加以包装提高逼真度以提升游戏的效果。

六、铺墙砖

作品说明:

幼儿按照自己的图形经验将“墙砖”铺在墙面上,全部填满墙面后游戏结束。

七、理发店

作品说明:

适合小、中班“理发店”玩具可放置理发工具,可用来洗头(面池、水龙头)、照镜子等,适合游戏时使用。

八、镜子

作品说明:

此玩具提供在自主性游戏中的“理发店”,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KT板做底板,上面贴上银色的圆形、长方形为镜子,四周四角用小花、星星装饰,幼儿在游戏中非常喜欢。

隐含的教育意义: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

九、家庭影院

作品说明:

家庭影院中电视机显示屏用一本书做替代品,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翻阅。

十、打门球

作品说明:

球门是利用6个牛奶盒拼接而成,外糊包装纸,做成砖砌效果。

球杆是由牛奶盒和废弃的扫把柄拼接而成,长度与大班幼儿所能驾驭的尺寸较符合。

球是由废弃的包装带编织而成,内置入一颗小铃铛,增加趣味性。更可以训练幼儿听声音辨方向的能力。

该玩具适合在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投放,可单人游戏,也可多人对战。游戏规则灵活,使用方法简单。集趣味性与运动性一身,是幼儿的好伙伴。

十一、皮影戏

作品说明:

继承民间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皮影道具,表达表现文学艺术作品,萌发审美情趣。幼儿手执皮影把手,配合音乐、语言等,在投影板上移动表演。

制作过程:

1、在塑封纸上用线描画、儿童画等方式绘制文学、艺术作品;

2、把人物、动物的各关节剪下,用针线把关节部分钉起来,形成活动的形象;

3、用钉子把筷子和塑封纸钉起来,制成表演把手。

十二、变脸

作品说明:

结合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生成出制作京剧脸谱的区角。老师将多个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依次黏贴,制作成一个变脸的道具。提供音乐、扇子、披风等材料,幼儿进行变脸游戏。

十三、运动组合——钻爬

作品说明:

开展钻爬运动、发展空间感、培养协调性。

1、组成“老鼠洞”组合,开展猫捉老鼠游戏,在老鼠洞周围追逐。

2、组成“火车”组合,排成火车队形,在山洞里开火车。

3、中班幼儿还可以自己组合成各种造型进行钻爬游戏。

备注:牛奶盒制成若干个正方形,可以自由组合

十四、水的流动和过滤

作品说明:

材料:

风车——水的流动;

模拟自来水厂——水的石子过滤、沙子过滤;

水的用处——流到工厂、农田等

玩法:

1、摇动风车,将浊水舀入杯中,通过循环进入管道;

2、流入石子过滤池,进行第一次过滤;

3、经过管道流入沙子过滤池,进行第二次过滤;

4、清水流入蓄水池;

5、蓄水池清水流向工厂、住宅。

十五、快乐的小青蛙

这款幼儿园手工制作可以提高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在探索、尝试、思考、操作、拼摆中逐渐培养对汉字的迁移能力。

选用材料:废旧纸盒、纸筒、彩色卡纸、小绳、夹子、字卡等

制作方法:

(1)用即时贴将纸盒包装;

(2)用废纸筒装饰再做成动物指偶贴好;

(3)用卡纸制作各种颜色花朵及小娃娃;

(4)将绳固定在纸筒的一端,绳的下端拴好夹子,在绳上将花朵小娃娃固定在进行装饰;

(5)将纸偶分成相等距离,固定在纸盒上;

适应年龄:适应于3——6岁幼儿,可投放在活动区中

操作方法:

1、将汉字夹在夹子上,进行认读;

2、用汉字进行组词,接龙游戏;

3、用汉字进行组句、形成一句话,幼儿进行阅读;

4、可两人、三人或多人进行游戏;

5、此游戏还可以用在计算区中,如:找相邻数,分解组成加减运算等。

十六、水果列车

这款幼儿园手工制作可以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通过玩具操作,增强幼儿小肌肉力量,说出几种水果名称,认读1、2、3数字,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选用材料:小纸盒2个、酸奶盒3个、一个废唇膏盒、四个玩具车轮、彩色及时贴、压膜水果图片等

制作方法:将两个小纸盒上、下粘住,做成车头,唇膏盒做烟筒,三个酸奶盒粘上及时贴做车厢,分别粘上彩色及时贴,再用胶条把车厢和车轮粘在一起,用绳把车头、车厢连上,把压好膜的水果图片分别放在每个车厢上。

适应年龄:小小班2——3岁

操作方法:用手推动车头或车尾可向前行。

十七、美丽的花园

材料:废旧纸盒、吸管、泡沫、海棉纸、夹子

玩法: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布置美丽的花园。

十八、美丽的花朵

材料:空的牙膏盖、彩色硬卡纸

玩法:幼儿可以在桌面进行游戏,演习拧盖子,掌握拧的技能。

十九、喂娃娃

材料:可乐瓶若干、毛线、一次性碗、各类豆子、筷子若干、勺子

玩法:让幼儿使用筷子或勺子喂娃娃吃东西,培养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二十、贴五官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儿童迷宫在教学中的多样用途盘点

2.迷宫的闯关模式

当孩子可以用笔吸起珠子并且移动它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将小珠子移动更长的路线,享受小珠子跟随笔移动的乐趣。

学会了基础玩法之后,小孩子就可以向高级玩法进攻啦!

A:单人单手

让孩子单手操作磁性笔,令小珠子在某一个动物内部“走来走去”。还可以给学生定一个规则,比如让小珠子从大象的鼻子走到大象的尾巴,或者从斑马的尾巴走到斑马的嘴里,等等。等孩子掌握了,还可以再提升难度,让小珠子在不同动物之间“串门”哦!

B:双手同玩

孩子的左右手各拿一只笔,分别操作两颗不同的小珠子,双手同时移动,最终让两颗小珠子在同一个地点(例如图中用绿色圆圈标出的地方)汇合。这个玩法的难度可就大大加深了,因此也特别能够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激发他们持续探索的兴趣。

C:竞赛老师设定好起点和终点,分别和孩子进行走迷宫比赛,在这样的互动中锻炼孩子的脑力,还能增进孩子间的友谊。也可以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比赛,更有乐趣,更起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