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幼教>正文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幼教老师学什么

2023-07-17 04:44:49 互联网 未知 幼教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入门”资格,而“持续地学习”,则是为了“保持”教学的资格。教师专业底子不可能是静止的一桶水,而应当是奔腾的江河。一名教师不能继续学习,必然丧失“教”的资格。“获得”教师资格的专训教育也许只需要四年或六年,“持续”学习则是终身学习,“保持”只是“合格”的一般要求,真正上升为“发展”,远远不止教育行政部门强制实行的“继续教育每学期36学时”那么简单。

该建议在“教师的责任”部分,列为第一条的是:“鉴于教师的职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己,所有教师应力图在本职工作中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

为什么要力图达到“最高标准”?因为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育人。教师所有的努力,都要由未来社会评价。未来社会的文明水平如何,取决于当下的教育高度。有意思的是,这份建议是1966年发布的,其时中国教育正经历史无前例的苦痛,那个时代的“教育”给中国社会和文化留下了无数的伤痕,至今隐痛仍在。我们这一代教师应当有责任感,有担当,以最好的职业品质完成历史使命,不给未来的教育留下遗憾。

教师应当比一般人善于学习,因为他是“教”者,就必然“会学”。他持续不断地学习,有时甚至不一定是“追求”,而是职业本能,生命本能。如果认识不到自身应当“比一般人会学”,恐怕也就难以体会到思考和探究的乐趣,任何培训和进修都不过是例行公事,他的课堂有可能把个人的平庸发展为一群人的平庸。

相对于各种培训和进修,我觉得更应倡导教师的个人学习。我不认为教师只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有属于个人的思考,必须经常和“问题”共处,教师的职业修养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当专业发展不为名利所诱惑,成为职业自觉时,才可能是有趣味的。

教师在有了一段教学经历后,他应当有“探索”和“自我更新”的能力。社会能提供必要的进修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能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能通过个人的探索、总结与反思,把教训和经验变为职业能力提升的阶梯。一名没有功利心、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学习者,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过了很多年我才逐渐明白:做教师的,其实是通过课堂在教自己。我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自己领会常识的伟大,教自己主动“学”,教自己理解什么是教育,教自己怎样有智慧地面对渴望学习的人……

当学习成为生活方式,自我启蒙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有可能“保持”进而“发展”职业能力,有属于个人的发现和创造。所有的个人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有时,随着思考的深入,问题变得复杂,盘根错节,我们无法主导或干预;有时,思考又溯回原点,回到一般人不得不承认但不愿遵守的常识,问题似乎变得简单而千年无解。问题缠绕着职业思考,教学中始终有困扰的问题,如同身处巨浪激流中仍然固执地想寻找源头,但是,这样的困境发展了自由思想,在精神桎梏下无限拓展了个人的想象力。教师的学,不在于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属于个人的思考。

必须把专业修养的提升当成个人的事。一些教师把职业进修当作行政要求,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因而他们的学习总是被动的。我在一些教师培训班上看到教师签到、刷卡,散会时点名,总感到难堪:教师的进修需要这样严管和监督,如果让学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平庸的教师总能在任何时代都能找到懈怠的理由,如战乱灾荒,政治运动,商品经济大潮,教育产业化,社会价值观扭曲,工资待遇不高,教育腐败,等等,他们像是在等待,似乎想等到一个理想的环境再来发展自己,他们在埋怨中耗尽人生,同时也实现了“误人子弟”。

热爱教育的教师有精神寄托,同时“比一般人会学”,他们内心辽阔,他们的课堂充满激情,闪耀着智慧之光。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看到那些真正的教师,否则一个民族不可能创造灿烂的文化。看到古代精美的雕塑和绘画,看到那些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的殿堂,我会想象那些匠人是怎样安静地劳作,为了自己的快乐追求,为了自己的职业名誉。他们也曾经历不为人理解的困窘,有过贫穷和饥饿,但这些没能磨灭他们对职业的热爱,专制的锁链,屈辱和压迫,扼杀不了自由思想和创造激情。因为热爱,他们富有想象力;因为肯学会学,也因为执着,他们能创造。这样的态度和情感促进了创造力和技术的进步。人只活一辈子,为什么不追求美好的职业状态?

现今教师面对的困难,再过一二百年,不足挂齿,但后人对我们今天的职业状态也许很不理解,他们会奇怪:当时那几代教师的职业追求怎么那么低?

我由此也想到,要警惕异化。现在教育界太喧嚣了,过多的“特色”有可能遮蔽常识,娱乐化的“赛课”、评比冲淡了教学职业责任,而过多的团队集中活动有可能冲淡个体知识分子的思考力。

一棵长在市中心的树,固然万众瞩目,但它失去了田野。所以,教师的进步要有安静的环境。

是为序。

2018年5月15日南京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教师发展“高原期”突破的关键

宋立华

成为骨干教师之后,有的人开始止步不前了,原因在于,一些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倾听意识逐渐减弱,倾听行为变少:对待那些新手教师或者比自己资历低的教师,他们会因为自诩“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多”而封闭心灵的耳朵,不让那些可能有新的创意和想法的声音进入;对待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教师,他们不再是认真倾听、欣赏学习的态度,而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或者认为“不过如此”,以彰显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做法的先进;对待学生,他们会以“过来人”自居,以保证优质教学效果为圭臬,采取“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做法,并自豪于“以前的学生就是这么教都成功了”,进而不再倾听学生的想法,导致课堂充满了教师自己响亮的“独奏”声音;对待自我,随着成绩和荣誉的获得而逐渐自恋、自赏、自满、自傲,不能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因为倾听的缺失,骨干教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陷入了成长的泥沼中,专业发展变缓或停滞,从而步入“高原期”。

倾听的态度:无意、尊重与耐心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说:“听是容易的,任何人都能做到。但倾听正确的人,带着合适的关注,在恰当的时间,有好的结局,以正确的方式,不再是容易的,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了。”可见,倾听并非易事。骨干教师一旦缺乏倾听意识,倾听行为不恰当,就等于堵上了耳朵,封闭了心灵。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倾听态度。

骨干教师需要具备许多良好的倾听态度,首当其冲的是无意、尊重与耐心。“无意”是一种“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的态度,是一种抛弃偏见或者至少将偏见暂时抛到一边的态度。它意味着骨干教师倾听时不再持有任何固有的观念,也不为自己的任何前见所限制。因为事先没有向他人的言说投入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和行为,也就不会因个人观点的介入而变得视野狭窄。这样,同事、学生以及其他人的创造性潜能和可能性就能够逐渐彰显出来,骨干教师也因为偏见、前见的退场得以走进学生和同事的心灵,真正听懂他们的言说。

尊重和耐心则是指骨干教师要在内心深处将所有同事、所有学生当作与自己一样的平等主体,尊重他们独特的想法,耐心等待他人的言说,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友好的氛围,将“畅谈”和“倾听”的外在途径打开,进而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没有尊重和耐心的倾听,常常以高傲的态度、藐视的话语、不屑一顾的眼神、不置可否的回应、迫不及待的打断等方式表现出来,容易造成对方心理上的不快,堵塞对方表达的渠道,自然也很难得到有价值的收获。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描述了自己幼年与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对话的过程,其中,小林宗作用4个小时专注地倾听一个儿童滔滔不绝地讲自己感兴趣而成人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面对一个“知之甚少”的儿童,小林宗作没有用自己成人的丰富经验进行判断,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和蔼的神情,向前探出的身体,不时的追问,满脸的关切,恰当的引导,就是无意、尊重与耐心的真实写照,也是骨干教师在倾听同事、专家、学生时应具备的态度。

倾听的行为:勇气、移情与反省

有人说:“站起来说话需要勇气,坐下来倾听同样需要勇气。”此言不假。骨干教师要想做到真正的倾听,必须有勇气相伴。没有勇气,就会产生惧怕心理,害怕听到那些“异于自己所想”“颠覆自己观点”“反对自己主张”的话语,因为它们可能会“破坏教育教学预设”“挑战自己的话语权威”,将教学带入一个难以掌控的方向,将自己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这种缺乏勇气的倾听,自然置骨干教师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可见,勇气之于倾听的重要性。倾听的勇气如同美国学者帕尔默所说的教学勇气,它的秘诀是“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而这背后,是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深切的爱。

移情是一种换位思考,是“站在他人的位置”体验他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骨干教师倾听时有了移情,就会变换位置、角色,以接纳的态度理解对方。比如,在倾听学生言说时,不再理所当然地认为“怎么那么笨,都讲过这么多遍了还不会”,也不再怀疑“学生头脑中为何会冒出那么多奇怪的想法”,而是从学生的阅历、心理出发去理解、体验学生的言语以及言语背后的内容。倾听时的移情,意味着骨干教师能够主动体察他人的各种需求和情感变化,用他人的眼光看待、分析、审视教育教学中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想他人所想,思他人所思”的倾听才能够走进他人的心灵世界。同时,这种移情还表明了对他人言说的回应、关切、理解和珍惜。这样,倾听者和言说者之间就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取得良好的倾听效果。

反省是指骨干教师在倾听学生、同事以及其他人的整个过程中,对倾听的意识、方式、态度、行为等进行有意识的审视、监控与评价。比如,反省自己是否具有倾听意识,能否主动倾听他人;自己倾听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尊重、勇气、关怀的态度;是否做到了无意、宽容和移情;自己的非言语表达是否真正符合倾听的情境,以及以上种种做得如何。倾听时的反省类似于“照镜子”,能让骨干教师时时、处处对自己倾听的方方面面有清醒的意识,如若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好,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其目的是使骨干教师保持真正的“开放”和真实的“接纳”,让他人的声音能够顺利、准确地“入耳”“入心”。

倾听的原则:兼听则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骨干教师要想尽快走出“高原期”就需要听取各种声音,包括那些与自己观点和看法不一样的见解、与自己思路相左的“异向交往话语”、与权威相反的结论甚至是当面的批评指正话语等。因为只有这样的倾听,才能避免犯片面的错误,才能走出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视为“真理”的误区,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

当然,骨干教师的“兼听”也并非一味地接受、不加辨别地吸收。“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在倾听过程中,骨干教师要对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分别裁定并加以取舍,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前进。

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凝练、表达并推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很重要,倾听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声音,并从各种声音中汲取有益成分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久久处于“高原期”的骨干教师更是如此。孔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说,“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我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算或想要(欲)“仁”的话,就会做到。

只要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倾听意识,想要改变自己倾听的现状,掌握一些倾听方法,必定会有效缓解、缩短其“高原期”,助力其专业发展从“高原”走向“高远”。在倾听专家理念中汲取教育的智慧和思想;在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惑中走进他们的世界,完成教育任务并实现教学相长;在倾听同行经验传授中不断借鉴学习、吸取教育教学真经;在倾听家长的声音中吸取多元建议和意见以改进工作;在倾听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体悟,认识自我,看清前行的方向……可以说,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善于倾听的教师,成功的教师就是善于倾听的教师。

(作者单位系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原载于《人民教育》2017年第2期)

来源:《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华东师大出版社)

转自:教师博览

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0870—235559915087774768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